< 返回

獅子山郊野公園 2017/09/23

獅子山郊野公園是本港最早劃定的三個郊野公園中的其中一個,成立於七七年六月二十四日,範圍橫跨北九龍與沙田之間的山嶺地帶,西端與金山郊野公園毗鄰,而以大埔道作為分界線,總面積為五百五十七公頃。獅子山為一狹長的山嶺,由東而西,南坡較陡峭,植被較弱;但是,其北坡卻截然不同,不單有豐富的水源,植物的種植亦繁多。


從地質來說,與相鄰的金山郊野公園一樣,同是在上侏羅紀時代形成。常見的花崗岩種類有宋崗岩、長洲岩及馬鞍山岩。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獅子山郊野公園的著名的景點有巍峨峻峭的獅子山、有一段可歌可泣動人故事的望夫石,以及相傳可供發放訊息的畢架山。另外,本港著名的長程行山徑橫走其中,包括麥理浩徑及衞奕信徑。其面積雖不算大,但是同時擁有兩條自然教育徑,包括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及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公園之最
顧名思義,見證著香港由漁村演變成大都會的獅子山,是郊野公園最具特色的景點。獅子山高495公尺,山嶺之西崖石磷峋,形如獅子俯伏,獅子頭朝向西方,酷肖一頭獅子蹲伏在山嶺上,雄視香江。
在獅子山東西兩面,各有一條古老石徑,西面的一條由九龍橫頭磡蜿蜒直上獅子山坳,然後通往沙田,這條石徑已由漁護署修復,方便登山人士。另一條石徑貫通沙田坳道,連接九龍慈雲山與沙田作壆坑。清朝時這兩條石徑是沙田與九龍之間的主要通道。

郊遊設施
麥理浩徑第五段全長10.6公里步行需時3小時。第五段由基維爾營地經獅子山北面及筆架山至大埔道,起點在馬鞍山郊野公園,至沙田坳方進入獅子山郊野公園。獅子山郊野公園的一段全程均是山路,另有多處較為陡斜的路段,例如:沙田坳上雞胸山、回歸亭上畢架山及畢架山下山段等,絕對是體力大考驗。然而,第五段在沙田坳有士多店提供冷飲熱食,中途亦有多處涼亭供小休,亦有足夠廁所提供,因此廣受行山迷歡迎。

衞奕信徑第五段全長7.4公里步行需時2.5小時。全程大部分是平路,如初段十二笏村段及下至紅梅谷引水道段。其餘的是下斜坡路,初習行山人士,可選行此徑。此外,在十二笏村後之山脊高處,行者可俯瞰大圍及沙田一帶的景色。及至引水道段,會經過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及上望夫石的路口,遊人可順道參觀一遍。

九龍水塘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位於埔道四咪半附近,起點鄰接九龍山管理站,環山一週,終點與起點同地。再向前行近看腳下的九龍水塘,是九龍區最早興建的水塘,春夏期間請勿錯過欣賞開紫紅色花朵的野牡丹屬植物和青翠秀的秀英竹。這裏聚居了一些野生彌猴,但只可遠觀,切勿餵飼及騷擾。紅梅谷自然教育徑主要闡述樹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介紹沙田發展史。

生態導覽
獅子山郊野公園以出產兩種野生動物著名,即黑耳鷹及長尾彌猴。黑耳鷹為亞洲及澳洲常見的候鳥,是良好的「清道夫」,喜好腐屍、垃圾及港內的死魚。尖山是公園內樹木鬱蒼的山嶺,可能由於高松密佈,故成為鄰近港灣最多鷹巢的地區之一。大埔道附近的叢林地帶,有許多獼猴棲息其間。這些獼猴並非本土野生動物,而是二十年代在此處放生的獼猴後代。這些獼猴時會向人襲擊,尤其在交配季節或恐防身邊的幼猴受傷害為然。遊人應小心提防,切勿餵飼。

由大埔道向東北伸延,直至沙田坳一帶,面向北方的山坡地植物資源豐富;河谷分佈密集,水源亦充足,是一個極佳生物棲身場所。而且鄰近的金山郊野公園亦有相同的優勢,地方不算廣闊,但卻有四個水塘,河溪水流足沛,故此吸引了不少雀鳥到來生活。尤其是鷹巢山雁望夫山一帶,置身其中,就猶如置身於雀鳥天堂,雀鳥種類繁多。此外,由於植物資源豐富,區內的蝴蝶及蜻蜓種類也不少。

至於植物方面,郊野公園內原有的樹木及天然植物,於日軍佔領香港期間及光復初期,飽受芟刈焚夷,遭到嚴重破壞。現今蒼翠林木,實為當局自一九四七年起推行加強護理及重新植林的成果。

看好風光
望夫石位處沙田紅梅谷對上的一個小山崗,海拔約二百五十多公尺,是獅子山連綿的其中一座小山。望夫石的由來,是相傳有一位農家婦人,其丈夫為了生計,遺下妻子與剛出生的兒子,飄洋過海往異地謀生。焦急無助的妻子唯有每天風雨無間地上山盼夫歸。可是天不從人願,她的丈夫在出發之初,已遭遇意外葬身大海,在傷心絕望之下,得上天的憐憫,化成望夫石,永遠守望在山頭。

獅子山郊野公園引水道幾乎是完全平緩易走的輕快路段。其中一段最長的引水道沿獅子山郊野公園北面界限而建,穿越沙田南側的起伏山巒。全長六公里的引水道始自九龍水塘對面的大埔道,由尖山沿九龍群山的山麓直達沙田拗。路徑初段,大片樹林聳立在血桐樹和蕨類等小叢植物之間,並有彌猴在這裡到處奔竄。

位於獅子山西面的筆架山高四百五十三公尺,昔日設有峰火台故又名煙燉山。其名出處,緣於清朝居民於發現海盜或外敵入侵作示警之用。另有說法則是用來傳播風向等天氣訊息。現時天文台亦在此設氣象站。

回歸亭
為了紀念香港回歸中國,當局特別於獅子山上興建回歸亭,供市民休憩之用。回歸亭位處於獅子山山腰上,遊客可以清楚地俯瞰著九龍半島的景色。

(參考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