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村太平清醮
文:呂同學(中二)、林同學(中二)、蘇同學(中二)
【社區小記者報導】現時年代的香港人日月忙碌於工作,因而有些習俗、傳統節日都在不斷被忽視了。位於大圍內,有一條經歷400年的古老村,村裡的人一直保存這一種傳統的祈求風調雨順、酬謝神恩的活動,每十年舉行一次。掐指一算,這個活動與該村一樣的歷史,迂有400年多的歷史,亦將於本年十月三日舉行。
今次我們十分榮幸,可以去到大圍村訪問大圍村村公所榮耀會長——鄭水興先生(下稱水興叔)。從中瞭解到關於十年難遇到一次的打醮活動,對於打醮活動維持多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這個活動可以承傳的重要原因是村內老少會一起同心協力,新一代的人出外工作也會趕回來幫手,男的就做粗重活,女的就煮飯。我十分佩服他們無論老少,家家戶戶那麼多人都可以互相分工合作。除了「出力」,他們還要「出錢」,我萬萬沒想到備打醮活動居然要很多資金和時間才能順利完成。
水興叔跟我們說,打醮除了酬神祭幽外,也是團結村民的大聚會,讓地區官員接觸民間、促進聯系。在醮場上演出的神功戲,為附近居民提供娛樂,因此打醮可說是有多重意義。聽完水興叔細說打醮的經過及歷史,令我覺得傳統的可貴之處就是歷久常新。
打醮歷史:昔日沙田(舊稱瀝源)內的眾鄉村,為聯繋、合作、防衛,共同組織了「九約」,並以車公廟為議事中心。沙田九約開始舉行太平清醮的年份已不可考,但父老相傳始自前清光緒元年(1875年),當時區內爆發疫病,村民請車公出巡後,眾村疫病全消,於是九約為答謝神恩,並祈求神明繼續保佑,遂議定舉行太平清醮活動。
打醮的過程:
前一日:上第三表→取水淨壇→揚幡→迎神登壇→啟壇·發奏
第一日:啟壇迎師→三朝三懺→(行香)→分燈→打武→禁壇→祭小幽
第二日(正醮日):三朝三懺→啟人緣榜(掛榜)→禮鬥→迎聖
第三日:三朝三懺→頒赦(走赦書)→放生、放水燈→謝幡→祭大幽
最後一日:酬神,送車公候王宮
撰寫日期:二零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